以下内容摘自“奇迹正文阅读伴侣·第一章”的问答,详情请点我。
问:
第六关中讲到关于层次混淆的问题。身体是中性且没有衰老死亡的能力,那么世间生老病死的现象都是心灵制造出来的对吗?而平安的四个障碍中的第三个障碍是“死亡的魅力”,这里的死亡指的是灵性的死亡,那么这也是心灵制造出来掩盖罪咎的,对吗?那心灵如果不制造衰老和死亡,肉身也不会长久啊?
答:
1. 身体是中性且没有衰老死亡的能力,那么世间生老病死的现象都是心灵制造出来的对吗?
是的。这可以从很多角度来解释,层次混淆是一个。从分裂的角度出发,圣子认为人间是一个独立于上主的境界,是一个离开了心灵的念头,才觉得大错铸成,认命地在里面混日子。其实任何境界都出自心灵,且不可能离开心灵这个源头,故说分裂未曾发生过。从投射的角度来讲,世界完完全全是心灵投射所形成的,因此并不存在偶然、意外、自然规律,必定全是心灵的安排。这跟心理学所讲的投射不一样,心理学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,但是人心会往上投射一些个人的喜怒哀乐,扭曲“真相”,称为投射。而《奇迹课程》所讲的投射接近于营造。
2. 而平安的四个障碍中的第三个障碍是“死亡的魅力”,这里的死亡指的是灵性的死亡,那么这也是心灵制造出来掩盖罪咎的,对吗?
要先谈身体的本质。说肉身不长久,已经给它限定了寿数和发展规律,而这都是小我的设定,不单纯是身体本身了。把这些东西都剥除,身体就是个空壳子,不生不死,啥也不会,就好像你在电脑中操纵的游戏角色一样。你提到的“死亡的魅力”一节,就有一段相关的解说:
你还有另外一种效忠的途径,能保持身体完美不朽,那就是把身体转用于神圣的目的上。身体不会死亡,就如它无法感觉一样。它一无所能。身体本身既非可朽之物,也非不朽之物。它什么都不是。它只是源自一个小小疯狂的可朽之念,而那观念是可以修正的。(T-19.IV.C.i.5)
《奇迹课程》有很多这样的论述,读起来非常优美动人(身体一无所能),以至于大家也拿文学的眼光来欣赏,以为是一种比喻,表示“身体生老病死也都影响不到我的天赋本质”,一种豁达的心境而已。其实耶稣的意思很直白,就是身体啥也不会,生老病死都是你那疯狂的想法搞出来的。
像你说的,灵性的死亡,也是很多人的理解方式。他们会说:“身体虽然会死,可是我的灵性完好无损,永恒不易。”问题是这已经犯了层次混淆的错误,身体本不会死的;吊诡的是,心灵一边慢慢整死身体,一边却又高呼自己不死,正是这种分裂或解离(《正文》也称为“切断联系”),导致我们无知无觉地生生死死了个千百万劫。可惜的是,很多奇迹学员仅仅用“世界发生的一切与心灵无关”,来保护自己的心灵,结果潜意识里的自杀倾向就逃过了修正。然而如《教师指南》所说,死亡乃是一切梦境的核心,再怎么豁达,这个根本无明不除,轮回是不会停止的。
死亡是一个概念,心灵相信死亡是真的,就必须有个实体来证明死亡的存在,这样心灵站在主体位置,观察身体这一客体的死亡,才好说死亡真的存在;若回归心物一元,则谈不上死亡了。就好像特殊关系,如果对方没有(过)身体,你也很难往他身上投射什么,只有具体的行为(言行举止表情),才能够提供投射的平台。这是小我利用身体和世界的方式,也是身体和世界被造出来的初衷。
不过,正如刚才那段引文所说,虽然身体源自可朽之念,但这一念是可以改变的。而身体作为它的果或投射,也必定会随之呈现出相应的样子,即健康。只是我们在人间并无可以考证的实际经验(百害不侵),对我们来说很不可思议,“肉身不会长久”就显得合情合理多了。
但是耶稣提醒我们:
世间的一切幻相,都是出自死亡这个核心梦境。把生老病死视为生命的过程,这种观点不是很疯狂吗?我们以前探讨过这个问题,现在不妨再深入一下。万物的出生,只是为了死亡,这是世界牢不可破而且一成不变的信念。它被视为「自然的运作法则」,不容质疑,人们只能接受它为生命的「自然律」。那种循环、变迁、不定、不可靠、不稳固,循着某种轨迹而盈亏盛衰的过程,都被视为上主的旨意。没有人敢质问,宅心仁厚的造物主怎么可能有这类旨意?
如果死亡有一点真实的话,生命就不可能存在。因为死亡否定了生命。然而,生命若有一点真实的话,死亡就被否定掉了。两者毫无妥协并存的可能。不是可怕的神明,就是慈爱的上主。这世界试过上千种方法企图让两者并存,将来还会继续如法炮制。但上主的教师绝对不会接受任何一种妥协的观点,因为上主是不接受任何妥协的。
上主之师,你的唯一任务可以归结为一句话:不要接受任何带有死亡阴影的妥协观念。不要相信任何残酷的东西,也不要让攻击蒙蔽了你的真相。凡是看来会死之物,必然出自妄见而且陷入了幻境。(M-27)
问:
一个人如果能直接且持久地与上主相通,他的肉体生命必然难以维系下去。(M-26)这句话好像讲出了身体可朽的观念。
答:
难以维系,是指心灵难以再透过身体活在人世了,不代表身体会死啊。就好像你游戏不玩关机了,但不代表游戏角色死了,你只是不玩了而已,它从来没活过,也从来没死过,始终是一个中性之物。耶稣在《我的身体是全然中性的》一课中说:
中性之物是不可能看到死亡的,因为它里面尚未渗入恐惧的意念,也尚未染着否定真爱的心态。只要它还有用处,那个中性本质便成了它的护身符。等到它的存在目的结束了,人们便可弃它而去。不是因为疾病、老化或是受伤的缘故。而是因为它已失去了作用,人们不再需要它而弃置一旁。(W-PII.294)
海伦曾询问过耶稣复活一事,耶稣解释说,我并不是心灵飞升,肉体留在墓穴中腐烂。因为我不再有使用身体的需要,我的身体直接去物质化,从世界上消失了。这可作为一个参考。
更多分享内容,欢迎了解“奇迹正文阅读伴侣·第一章”,点我打开介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