选自《飞越死亡的梦境》第二部
我们的神圣本质到底是什么东西?它有什么意义?如何才能认出自己的神圣本质,并且欣然接受?
耶稣经常强调神圣本质蕴含着伟大疗愈力,但是我们真的了解那股力量,懂得开启它的诀窍吗?
在圣灵的带领下,我现阶段的灵性旅程,似乎已经逼近潜意识分裂意愿的根源。但在不断深入的过程中,我反而突破了这一层面,体验到“我本如是”的真相,那股璀璨的光芒在黑暗笼罩的幻觉下亘古不息。
只有亲眼见到这股光明以后,我才可能进而选择珍视它甚过一切。但是在这之前,我还必须跟自己坦诚相见,敢于面对分裂的小我对罪咎不可救药的着迷心态,正是这一情结滋生了恐惧以及形形色色的苦难,比如冲突迭起的人际关系、病痛、衰老、财务匮乏。
感到“不够好”、“拥有的不够多”,本质上也是因为内心深处对罪咎执迷不舍。
如何判定我们是否不可救药地受罪咎吸引呢?只消看看它是否在身体和生活中造成某些“苦果”,便可心中有数了。我们是否对他人或过去心怀成见?是否批判自己?是不是一看新闻就品头论足?心里有没有恐惧?是不是老感觉需要控制什么?有没有担心自己或别人的健康?是否一直在寻求安定和保障?是不是一直都忙于抵御疾病或衰老的威胁?又是否仍旧病痛缠身,体重增加,被身体辜负?
你是否相信,只有别人满足了你的需求,你才能快乐?是否相信,为了爱就不得不牺牲、奋斗、疲于奔命?心里有没有觉得爱可能会失落不见,或跟你反目成仇?是不是相信,唯有让别人担上罪名,才能换来自己的清白?
如果大多数问题的答案都是肯定的,表明我们的人生动力来自恐惧与匮乏,而非由圣爱所推动。这背后的始作俑者是我们心中的罪咎,因为尚未察觉,所以不曾释怀。而潜意识中的罪咎感又会进一步滋生出恐惧的心态。一般来讲,我们对恐惧的感知往往非常模糊,仿佛无时无刻都有某种潜在的威胁似的,这种感觉暗藏在日常生活以及与人相处时的每一个选择和作为当中,挥之不去。
所谓罪咎感,其实就是害怕惩罚的心情。不论畏惧哪种形式的磨难,起因都是我们首先暗中预料惩罚迟早会降临,结果居然真的求来了那些遭遇。人潜意识里相信自己罪责难逃,活该倒霉,所以才老是担惊受怕,非得竖起防卫,让一切尽在掌控之中才能安得下来。正因内心深处期待报应加身,方才助长了受到威胁的感觉,令人相信自己确实“不够好”、“拥有的不够多”。
这些腹背受敌的感觉在在显示出,我们错把信心放在一己之力上,藐视上主的大能。也就是说,我们骨子里信赖自己分别判断的能力,不把上主放在眼里,自以为是地仗着那些漏洞百出的判断过日子。
一旦离开圣灵自行评断,所作的判断一定基于恐惧或某种贫乏的感觉,因此自行判断等于故意判自己有罪。这种行为乃是一种无意识的自我攻击,原因是我们心中有尚未宽恕的内疚,于是投射到了身体、他人、过去、世界还有上主身上。
但凡我们害怕、抵制的,都会被我们吸引成人生经验。所以说,要是真想疗愈自己的心灵,就必须学着觉察自己的判断,主动将它交给圣灵宽恕,由祂重新诠释。这才是终极的疗愈,只因我们善用了救赎(突飞猛进的宽恕),疗愈了一切逆境的唯一根源——罪咎。
时刻谨记:上主的天律就是——给出什么便会留住什么。给予所要付出的代价其实是获得,我们越是给出什么,对它的感受就越强,实际的体验也会越多。其实,把什么东西留住的唯一办法就是把它给出去,或者投射出去。每次我们相信自己有理由发火,应当责难某人时,就是在挽留愤怒和评判。因此,一定要当心自己到底在给出什么、投射什么。怪罪别人,就是在巩固罪咎,定自己的罪,而这必然会激发更多冲突、痛苦、疾病、财务匮乏,导致潜意识中自我攻击的心态频频发作。
生活中每一个给我们带来挑战的人,都负有上天派给他的神圣使命,但我们可曾慧眼识珠?可曾看清对方的出现绝非偶然,并为此而感激上苍?能否看出他们其实是在“呼求爱”?有没有接过他们要送的“祸中之福”?
记得吗?这些人其实带来了天赐良机,我们大可借机修正知见,跟上主同心协力,解除无始以来一再自我审判的轮回。我们渴望无条件的宽恕,可也愿意无条件地宽恕他们?
众生永垂不朽的清白生命
如何才能看清自己的神圣本质,并且切身体悟,进而信赖它呢?神圣生命的价值在哪里?如何具体感知到神圣性?如何拥抱这一特质,将它推己及人,疗愈自己和别人呢?
众生神圣自性的核心是完美而不朽的清白本质,它恒久圆满,即使状似遭到恐惧、批判、苦难的侵犯,亦不改其真如本性。不论我们误以为自己做过什么,或者还没做过什么,都绝不可能破坏不朽的清白生命。它不仅恒常如是,而且无极无限。
这一圣洁无罪的境界是神圣自性永不变易的生命状态,它来自上主包罗一切、无有对立的大爱,而那正是我们的生命本质。众生此刻欠缺的无非是对它的觉知,只因人对于自身伟大身份的记忆已被错误的信念层层遮蔽。这些妄见由罪咎的心态所催生,又被我们不肯宽恕的心态养得固若金汤。然而,不论评断他人的依据显得多么“铁证如山”,我们不肯放过的其实就是自己。
不朽的清白生命就是我们的神圣所在,这一生命不受罪咎所缚,故无所畏惧。人心若是没了罪恶感,自然只会觉得自己清白无辜。耶稣肉身在世时活出的生命境界便是这般神圣而无畏,他也鼓励世人在一个个宽恕的神圣时刻接受这一真相。
人若只觉得自己清白无罪,恐惧必会销声匿迹,而它令我们无法感受的一切便会浮出水面——无穷无尽的圣爱,沸腾洋溢的喜悦。这些不可思议的感受是我们生命本质的一部分,寸步未曾离开我们!
最近有一次跟耶稣通讯,当我正复习下面列出的几课时,祂叫我把“神圣”一词逐个换成“纯洁”、“无罪”、“清白”,然后把这些满是祝福的祷词吸收到内心深处。那次练习对我产生了相当神奇的效用,我的心因此进一步敞开,得以在更深的层次接纳自己,跟身体和解;要知道,身体是我们疗愈过程的最后一个特殊关系。但愿下面的话对你也能有同样的作用。
为了发挥练习的效用,我改动了接下来引用的课文,以揭示“神圣”一词的真意。请跟我和耶稣一起敞开众生一体的心灵,深刻体会背后“前所未有”的圣爱,亲自领受,再把这不朽的纯洁之感推恩出去。
这个练习不是思维训练,而是深刻而微妙的“感悟式”练习,应怀着爱心观看练习过程,接受其中的旨意,再以虔敬而感恩的心把它活出来。前方等待我们的是彰显纯洁生命的神圣一刻,而它到来的条件便是真心接受自己和他人的无罪本质,那样一来,我们就会体验到始终如一、不受动摇的纯洁生命。人的神圣性即在于此,正是这一特质,保证我们确确实实地免受一切痛苦、一切疾病、一切冲突、一切失落、一切苦难,此乃上主的旨意。
W-58.1. (36)我的清白本质笼罩着我所见的一切。
我的纯洁本质使我得见真实世界。经由宽恕,我不再视自己罪孽深重。我已能接受纯洁无罪为我的真相。透过谅解的眼光,我只会看到世界的清白本质,因为我所能想到的念头不过反映出我对自己的看法。
W-58.2. (37)我的清白本质祝福了世界。
我是纯洁的,这一知见不只祝圣了我自己。我在它的光明中所见到的一切人或物,都分享了它带给我的喜悦。没有一物会落于这喜悦之外,因为没有一物分享不到我的无罪本质。就在我认清自己的纯洁之际,世界也会放射出它的圣洁光辉,使众人有目共睹。
W-58.3. (38)我的纯洁本质无所不能。
我的纯洁本质具有无限的治愈能力,因为它的拯救能力也是无限的。除了脱离幻觉以外,还有什么好拯救的?除了我对自己的错误认知以外,还有什么其他的幻觉?只需再度重申自己的真相,我的纯洁本质就能一一化解那些幻相。一切偶像会在我与上主共享的纯洁性前销声匿迹。
W-58.4. (39)我的无罪本质乃是我的救恩。
我的无罪本质既然已将我由所有罪咎中拯救出来,那么认出自己的清白,就等于认出了我的救恩。同时也认出了世界的救恩。我一旦接受了自己的清白,从此便一无所惧了。因着我的大无畏,每个人也必然分享我的这份认知,那正是上主赐给我与世界的礼物。
W-58.6. (40)我是蒙受祝福的上主之子。
这句话重申了我对全然美善以及纯然美善的天赋权利。我是蒙受祝福的上主之子。一切美善之物非我莫属,因为那是上主有意赐给我的。因着我的终极真相,我不可能遭受失落、剥削或折磨之苦。我的天父在一切事上支持我,保护我,并引导我。祂对我的照顾无微不至,祂永远与我同在。我是永远蒙受祝福的上主之子。
译者:王诗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