问:
感谢Clare,这些解答读起来总是那么柔软、温良和仁善,充满了无限的耐心、爱。就像一股暖流滋润每一个心田。反观我的发言,则是生硬的、似乎高高在上的、没有生命和温度的说教。感谢你的解答,每次读都有一种春风化雨般的温润,真的深受裨益,也请你给我一些指点,如何变得更温良、柔软、仁善、耐心。我非常期望变成那样。
答:
你的热心、坦诚、以及自我觉察能力一直令我很佩服,你真心想学习温良的愿心也令我很感动。所以我在此分享一点自己的心得。在《教师指南》中,上主之师的所有特质都是从第一个特质而来的,那就是“信赖”。我们不妨来复习一下书中说的这段话:
M-4.I 信赖
上主之师必须具备这个基本条件方能完成自己的任务。……上主的教师们开始信赖这个世界,因为他们明白,这个世界并不受制于它自己的运作法则。它受制于一种既不脱离世界却又超越世界的力量。万事万物的最终保障即系于这一能力之上。上主之师就是靠这股力量才能看见那已被宽恕的世界。
我们信赖弟兄的基督自性,也信赖上主与圣灵会眷顾每一位弟兄,弟兄的觉醒不是靠我教给他什么,而是他自己觉醒的愿心,只要他有愿心,圣灵自会引导他,所以我们的任务只是帮助弟兄看出他清白无罪的基督自性,正如昨天分享的那篇“当下即至的旅程”中耶稣说的,我们与弟兄同在的任务,就是在弟兄所在之处认出上主。但如果我们没有先接纳自己清白无罪的基督自性,我们也不可能帮弟兄看到这一点的,因为我们看待他人的方式,正是我们看待自己的方式。所以《心理治疗补编》里也说到,治疗师的任务不是去评估病患,而是从病患身上看到自己的不宽恕。而我们不宽恕的是自己,所以只要治疗师宽恕自己了,病患也会跟着痊愈了。因此,如果你想对弟兄温良,首先要温柔对待自己。
另外,在我们给弟兄任何建议之前,需要先明白自己是从“哪里”发心的?是信赖(相信圣灵会引导他),还是恐惧(怕他修错)。前者会帮助我们连结到圣灵,祂是我们与弟兄相通之处,因此,我们就会获得圣灵指引,知道如何给弟兄建议是对他真正有帮助的,也是他此时需要的。如果是后者,我们就会落入掌控,要对方依照我的方式来修。
我们再来复习一下课本的两段话:
M-4.III 包容
上主的教师不作评判。评判别人就等于不诚实,因为评判时,你把自己放到一个本不属于你的位置。没有一个评判不含有自欺的成分。评判意味着你对弟兄已经有所蒙蔽。那么你自己怎么可能不受同样的蒙蔽?评判表示缺乏信赖,信赖则是上主之师整个思想体系的基础。一失去这一基础,所有的学习便功亏一篑。放下评判,你才能对万物一视同仁;除此以外,你还能作出什么判断?放下评判,所有的人才可能成为你的弟兄,还有谁会与你对立为敌?评判会毁了真诚,也粉碎了你的信赖。没有一位上主之师能够一边评判人、一边还可能学到任何东西的。
M-4.IV 温良
上主之师是不可能伤害别人的。他们既不会伤人,也不可能被伤害。伤害必然来自评判。那是由不诚的想法而形成的不诚行为。它一旦判决弟兄有罪,必也同样判决了自己。平安到此告终,它已拒绝了一个学习的机会。
因此,上主之师是全然的温和良善。因为他们需要温良的力量,救恩的任务才会变得轻松愉快。……上主之师的力量就在他们的温良之中。
我很高兴能这么坦诚地跟你分享我的心得,那是因为你已具备真诚的特质,能勇敢面对自己的课题,我真心为你感到高兴。希望我的心得对你有所鼓励。再次感谢你的真诚!